談古說今
鹿港早在清朝時期,就是有名的港口。當時,從大陸經台灣海峽(黑水溝)來到台灣是非常危險的事;不僅要考慮大海本身變幻莫測,更有颱風威脅。因此,先民渡海來台時,常會把家鄉的神明一起請過來。除了保佑一路平安之外,也希望在落腳之後,繼續保佑平安順利。
由於,當時移民常是整個家族、或同姓氏、或同鄉來到台灣。因此,當生活穩定之後,就會為神明蓋廟。一方面有感恩之意,一方面也等於再次凝聚大家的力量,這就是鹿港寺廟特別多的原因之一。
這些廟當中,有的對於渡海來台的紀錄保留完整,有的故事則只存在於當地老人的記憶中。有感於老人逐漸凋零,所以興起為這些廟紀錄的念頭。
聚會聊天的「好所在」
紀錄時,常發現:寺廟對當地人來說,不僅是信仰中心,也是聚會聊天或舉辦活動的所在。
忠義廟簡介
忠義廟主祀協天大帝(也就是關聖帝 君)。清乾隆55年,神尊隨鄉民渡海來台。剛開始由爐主輪流供奉。直到道光三年才建廟,且多次重建整修。
鹿港忠義廟,位在天后宮後面不遠處。當地人習慣稱為「北頭忠義廟」或「北頭關帝爺廟」。
或許,廟宇可以是幫助老人(病人)的好地方
今天新聞報導一位長期照顧生病父親的長子,因不堪壓力殺了父親。這樣的情節不是第一件…
在這個醫學進步的時代,人很痛苦地被迫拖著疾病活著,而家人也無奈痛苦地照顧著。雖然有很多安養機構,但不是每個人都負擔的起,就算能夠負擔,也因為不忍、或病人不願…等因素,而住家裡。到最後,往往拖累整個家族(或家庭)。
因為記錄廟宇的緣故,讓我思考一個可能性:「就是活化寺廟資源」。
現在很多廟宇都設有慈善會,熱心公益。而很多角頭廟,平時即是老人聚會的地方。只是當老人生病了,就無法自行前往。
或許我們可以藉由在地廟宇,照顧在地人的方式,在很自然的情況下,讓家屬及病人都可以在這個地方得到照顧與幫助。例如:日托或喘息服務。因為,寺廟平常就是大家聚會的地方,家屬或老人比較能接受。這樣一來,家屬可以喘口氣,病人可以透透氣。
當然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規劃,例如:財力、人力、專業照護者等。但我相信,這是一個可以試行的方法。
就待有緣人,就待時機成熟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